刘红兵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双侧下鼻甲肥大是怎么回事?

双侧下鼻甲肥大可能与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以及药物性鼻炎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症状和检查结果判断。该症状可能是鼻腔长期受炎症刺激或结构异常所致,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慢性鼻炎

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会导致鼻甲黏膜充血、水肿,表现为持续性鼻塞、流涕。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

2、鼻窦炎

细菌感染引发的鼻窦化脓性炎症可能蔓延至下鼻甲,伴随黄脓涕、头痛等症状。通常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胶囊等抗生素治疗,配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

3、过敏性鼻炎

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鼻甲黏膜发生变态反应性肿胀,常伴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除避免过敏原外,可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进行抗过敏治疗。

4、鼻中隔偏曲

先天或外伤导致的鼻中隔偏曲可能压迫下鼻甲,造成代偿性肥大,出现单侧或双侧鼻塞。对于严重影响呼吸的情况,需通过鼻中隔矫正术等手术方式改善鼻腔结构。

5、药物性鼻炎

长期滥用萘甲唑啉滴鼻液等减充血剂超过7天,可能引起反跳性鼻甲充血肥大。此类患者需立即停用相关药物,改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进行护理,必要时加用鼻用激素。

若双侧下鼻甲肥大持续加重影响正常呼吸,或伴随嗅觉减退、睡眠打鼾等症状,建议尽早就诊耳鼻喉科。医生会通过鼻内镜、鼻窦CT等检查评估病情,根据病因选择药物或手术治疗方案,避免自行使用滴鼻剂加重黏膜损伤。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