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军平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什么是间隔旁型肺气肿?

间隔旁型肺气肿是肺气肿的一种亚型,主要累及肺小叶间隔周围的肺泡结构,导致肺泡间隔破坏和远端肺泡扩张融合。其发生可能与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相关,患者可出现气促、咳嗽等症状,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1、病理特征

间隔旁型肺气肿的典型病理改变是肺泡间隔结构破坏,导致多个相邻的肺泡融合形成较大的含气腔隙。这些病变多分布在肺小叶的周边区域,尤其是胸膜下区域,可能与局部机械应力或炎症反应有关。

2、临床表现

患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活动后气促、慢性咳嗽、咳痰等表现。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体重下降、桶状胸等体征,需警惕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可能。

3、诊断方法

高分辨率CT是主要诊断手段,可清晰显示胸膜下肺组织内的低密度区及肺泡壁破坏征象。肺功能检查有助于评估通气功能障碍程度,血气分析可判断是否存在低氧血症或二氧化碳潴留。

4、治疗手段

治疗以控制症状和延缓疾病进展为主,包括严格戒烟、避免空气污染暴露。药物治疗常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和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重症患者需长期氧疗或进行肺康复训练。

日常需注意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若出现气促加重、咳黄脓痰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感染等并发症,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