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宇飞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感染科

乙类传染病包括哪些疾病?

乙类传染病主要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麻疹、百日咳、布鲁氏菌病、疟疾等。这类传染病具有较高的传播风险,需按照相关防控措施进行管理,以降低公共卫生危害。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可通过呼吸道飞沫、接触传播,临床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日常需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感染者需隔离治疗。

2、病毒性肝炎

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血液或体液传播。接种乙肝疫苗、避免不洁饮食及不安全性行为是重要预防手段。

3、肺结核

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部所致,表现为咳嗽、咯血、低热等。确诊后需规范使用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并注意呼吸道隔离。

4、梅毒和淋病

属于性传播疾病,梅毒由梅毒螺旋体引起,可导致皮肤溃疡、神经损害;淋病由淋球菌感染引发泌尿生殖系统炎症。安全性行为及规范抗生素治疗是关键。

5、麻疹、百日咳、布鲁氏菌病及疟疾

麻疹和百日咳通过飞沫传播,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布鲁氏菌病多因接触感染动物所致,需避免生乳制品;疟疾由蚊虫叮咬传播,防蚊措施及抗疟药物可控制病情。

乙类传染病需根据传播途径采取针对性预防,如接种疫苗、加强个人防护、改善卫生条件等。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到感染科就诊并配合隔离治疗,同时上报疾控部门以阻断传播链。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