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艾灸的正确方法和最佳时间是什么?

艾灸的正确方法主要包括穴位选择与定位、施灸手法与距离、施灸顺序与时间控制,最佳时间通常建议在早晨或午后,并需结合个人体质和季节调整。具体操作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烫伤或操作不当。

1、穴位选择与定位

艾灸前需根据具体症状或保健需求选择相应穴位,例如调理脾胃可选择足三里穴,缓解痛经可选中极穴。穴位定位需准确,可参考解剖标志或使用手指同身寸法测量,必要时借助穴位图辅助定位。

2、施灸手法与距离

施灸时艾条应距离皮肤3-5厘米,采用回旋灸、雀啄灸或温和灸等手法。温热感以皮肤微红、能耐受为度,每个穴位持续15-20分钟,注意及时弹除艾灰防止掉落烫伤。

3、施灸顺序与时间控制

传统艾灸应遵循先上后下、先背后腹的原则,单次总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体质虚弱者需缩短至10-15分钟/穴,结束后保持施灸部位保暖,避免立即接触冷水。

最佳时间选择需注意三方面:从季节而言,三伏天进行可增强冬病夏治效果;每日时段以早晨阳气升发时最佳,晚上超过9点不宜施灸以免影响睡眠;经期女性应避开月经量大的前三天,阴虚火旺者建议缩短单次艾灸时间至10分钟以内。

进行艾灸前需清洁局部皮肤,饭后1小时内不宜施灸。施灸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需立即停止。建议初次艾灸者在中医师指导下操作,根据个体差异调整灸量和频次,通常保健灸每周2-3次为宜,治疗性艾灸需遵医嘱定期进行。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