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消化科

肝部占位意味着什么?

肝部占位通常是指在肝脏影像学检查中发现异常团块或病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癌等。这种情况既可能是良性病变,也可能是恶性肿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1、肝囊肿

肝囊肿属于常见的良性占位性病变,通常由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或寄生虫感染引起。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若囊肿体积较大或引起压迫症状,可考虑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或手术切除。

2、肝血管瘤

这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血管异常增生形成。直径小于5厘米且无症状者一般无需治疗,定期复查超声即可。若血管瘤持续增大或出现腹痛、腹胀等压迫症状,可能需要介入栓塞或手术切除。

3、肝癌

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属于恶性占位病变。原发性肝癌多与乙肝、肝硬化相关,典型表现为右上腹疼痛、体重下降等。确诊需结合增强CT、甲胎蛋白检测及病理活检,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仑伐替尼)或介入治疗。

其他可能性如肝脓肿、局灶性结节增生、转移性肿瘤等也需鉴别。发现肝部占位后,建议完善增强MRI、肿瘤标志物等检查,必要时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获取病理诊断。日常需注意避免饮酒、规律复查,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病变性质由肝胆外科或肿瘤科医生制定。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