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军平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器质性疾病是什么意思?

器质性疾病是指因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结构异常或病理改变所导致的疾病。这类疾病通常具有明确的病因、病理变化以及相应的临床表现,与功能性疾病不同,其诊断可通过医学检查发现客观的异常。常见类型包括冠心病、肺炎、肝硬化等,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于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手段。

1、组织结构异常

器质性疾病的核心特征为器官或组织的结构损伤,例如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细胞坏死、肺部感染引发肺泡炎性渗出等。这些病变可通过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观察到,与功能性疾病仅表现为生理紊乱不同。

2、常见类型

器质性疾病涵盖多个系统,如心血管系统的动脉粥样硬化、呼吸系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消化系统的胃溃疡等。这些疾病通常由感染、外伤、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且病程中可能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器质性损害。

3、诊断方法

确诊需结合医学检查,如血液检测可发现感染指标升高,内镜检查能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肿瘤性质。影像学技术(如MRI)对脑卒中、骨折等器质性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若出现持续性疼痛、器官功能减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器质性疾病后需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病情进展。日常需注意原发病的管理,如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