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腹结穴位有何医疗作用?

腹结穴作为足太阴脾经的常用穴位,通常具有调理脾胃、缓解腹痛、改善便秘、调节月经不调以及促进气血运行等医疗作用。该穴位位于下腹部,常通过针灸、艾灸或按摩等方式刺激以发挥疗效。

1、调理脾胃

腹结穴归属脾经,刺激该穴位可增强脾脏运化功能,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适用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2、缓解腹痛

该穴位具有行气止痛的作用,对于寒凝气滞或饮食积滞导致的腹部冷痛、肠痉挛等情况,艾灸腹结穴能温通经络,缓解痉挛性疼痛。

3、改善便秘

通过按压或针灸腹结穴可促进肠道蠕动,调节大肠传导功能,对气滞型或虚寒型便秘具有辅助通便效果,常配合天枢穴共同使用。

4、调节月经不调

腹结穴位于下焦,能调理冲任二脉,对于气血瘀滞引起的痛经、月经周期紊乱等情况,艾灸此穴有助于活血调经。

5、促进气血运行

刺激腹结穴可疏通局部气血瘀滞,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对慢性盆腔炎、术后肠粘连等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症有辅助治疗作用。

需注意穴位刺激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孕妇应避免针刺该穴位。若出现持续性腹痛、严重便秘或月经异常,建议及时就医完善检查,结合药物治疗如香砂六君丸、四磨汤口服液、少腹逐瘀胶囊等综合干预。日常可轻柔按摩该穴位,但避免过度用力造成软组织损伤。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