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什么是瘀血?

瘀血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病理概念,指体内血液运行不畅或停滞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它既可以是疾病发生的原因,也可能是某些疾病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结果,通常与气血运行障碍密切相关。

瘀血的形成常与气滞、寒凝、热毒、外伤等因素有关。当人体气机不畅时,血液失去推动力易产生瘀滞;寒冷环境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流速度减缓;体内火热炽盛可能灼伤血络,使血液黏稠凝结;外部撞击损伤则直接破坏血管结构,导致血液外溢形成局部瘀斑。常见表现包括局部刺痛拒按、皮肤青紫瘀斑、舌质紫暗有瘀点,女性可能出现月经血块增多、经期腹痛等症状。长期瘀血阻滞可能影响脏腑功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或肿瘤等严重病变。

日常应注意避免久坐久卧,适当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促进气血运行的运动。外伤后24小时内可冷敷减少出血,48小时后热敷促进瘀血吸收。若出现持续加重的疼痛、不明原因出血或皮肤瘀斑反复出现,应及时到中医科就诊,通过活血化瘀类药物如血府逐瘀汤等进行调理,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