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飞鹏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骨科

如何通过跖屈和背伸改善关节活动度?

改善关节活动度通常可以通过主动运动、被动拉伸、抗阻训练、冷热敷交替以及平衡训练等方法实现。这些方法需根据个人情况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牵拉或负荷。

1、主动运动

主动进行跖屈和背伸动作可增强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促进关节滑液分泌。例如坐位或仰卧位时缓慢勾脚尖至极限位置保持5秒,再下压脚尖至最大角度,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日3-4组,可有效维持关节活动范围。

2、被动拉伸

借助弹力带或他人辅助进行超过主动活动幅度的拉伸。将弹力带套在足前掌,双手缓慢向身体方向牵拉至有轻微牵拉感,保持20-30秒后放松,每次训练完成5-8组,有助于突破软组织粘连,改善关节僵硬。

3、抗阻训练

使用弹力带或器械提供阻力,在跖屈背伸过程中增加肌肉离心收缩。将弹力带固定于足底向前对抗阻力完成背伸,再缓慢控制弹力带回缩完成跖屈,每组12-15次,通过增强肌力提升关节稳定性。

4、冷热敷交替

训练前后分别采用冰敷15分钟和热敷20分钟,可先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锻炼后冰敷减轻炎症反应。注意冷敷时用毛巾隔开避免冻伤,热敷温度不超过45℃为宜,能有效缓解训练后的关节不适。

5、平衡训练

单腿站立时进行动态跖屈背伸,或使用平衡垫进行不稳定平面训练。每次维持30秒,每日3次,通过本体感觉刺激增强神经肌肉控制能力,预防关节活动过程中的异常代偿。

进行上述训练时需注意控制动作幅度,以轻微酸胀感为宜,避免出现剧烈疼痛。若训练后出现持续肿胀、活动受限或夜间静息痛,应及时到康复科就诊,通过专业评估排除韧带损伤、关节退变等器质性病变。训练期间建议穿戴护踝等保护装置,配合关节活动度测量定期评估进展。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