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一般具有改善缺氧症状、缓解呼吸系统疾病、促进术后恢复、缓解高原反应以及增强运动表现等功效和作用。合理吸氧能有效提升血氧浓度,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改善缺氧症状
吸氧可直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促进氧气进入血液循环,纠正因心肺疾病、贫血或环境因素导致的组织缺氧。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等患者,低流量持续吸氧能改善呼吸困难。
2、缓解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肺炎等疾病状态时,气道阻塞或肺实质病变会影响气体交换。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可增加吸入氧浓度,缓解气促、发绀等缺氧表现,为原发病治疗争取时间。
3、促进术后恢复
全身麻醉和胸腹部手术后,患者常出现暂时性肺功能下降。术后24-48小时给予30-40%浓度氧气吸入,能促进伤口愈合,降低肺部感染风险,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和长期吸烟者。
4、缓解高原反应
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时,大气氧分压降低易引发头痛、恶心等急性高原病症状。携带便携式氧气瓶进行间断吸氧,可使血氧饱和度快速回升至90%以上,减轻低氧引起的脑水肿风险。
5、增强运动表现
高强度运动后吸氧可加速清除肌肉中乳酸堆积,缓解运动性疲劳。职业运动员在高海拔训练期间,常采用间歇性高浓度氧疗提升有氧代谢能力,但普通人群需注意避免氧中毒。
吸氧时间和浓度应根据具体状况调整,健康人群在正常环境中无需额外吸氧。使用家用制氧机时应定期校准氧浓度监测设备,避免长期高浓度吸氧导致氧自由基损伤。出现持续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查明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