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国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口腔科

什么是龋齿?

龋齿俗称蛀牙,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进行性牙齿硬组织破坏性疾病。其本质是细菌代谢碳水化合物产生酸性物质,导致牙釉质、牙本质等牙体组织发生脱矿和分解,形成实质性缺损。

龋齿的形成始于牙菌斑的堆积。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等致龋菌利用食物残渣中的糖类产生酸性代谢产物,这些酸性物质会使牙齿矿物质溶解,形成微小孔隙。随着病程进展,脱矿程度加深,从牙釉质的白垩色斑块逐渐发展为牙本质的龋洞。根据病变深度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三个阶段,其中深龋可能波及牙髓引发剧烈疼痛。若未及时治疗,可能继发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牙齿丧失。

预防龋齿需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清洁邻面。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口腔检查,早期发现可通过氟化物治疗或窝沟封闭干预。已形成龋洞者应及时接受牙体充填治疗,深部感染需行根管治疗。注意控制高糖饮食摄入频率,餐后及时漱口。出现牙齿敏感、食物嵌塞或持续性疼痛等症状,应尽早就诊正规口腔医疗机构。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