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照射可能引起皮肤损伤、眼睛损伤、免疫抑制、光敏反应以及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需根据具体情况做好防护措施。
1、皮肤损伤
紫外线中的UVA和UVB可穿透皮肤表层,破坏表皮细胞DNA,导致皮肤红斑、灼热、脱屑等症状。长期反复照射可能加速皮肤老化,增加皮肤癌风险,尤其是长期户外工作者需加强防晒。
2、眼睛损伤
紫外线可直接损伤角膜和结膜,引发电光性眼炎,表现为眼睛红肿、疼痛、畏光、流泪。长期暴露还可能增加白内障、翼状胬肉等眼部疾病的发生概率,建议佩戴防紫外线眼镜进行防护。
3、免疫抑制
过量紫外线会抑制朗格汉斯细胞等免疫细胞活性,降低皮肤局部免疫力,使人体更易发生病毒感染(如疱疹复发)或细菌感染,此类情况常见于长时间暴晒后。
4、光敏反应
部分人群接触光敏性物质(如四环素类药物、磺胺类药物、某些植物汁液)后,经紫外线照射会发生光毒性反应,出现皮肤水肿、水疱、瘙痒等异常炎症表现,需及时避光并就医处理。
5、过敏反应
少数过敏体质者在紫外线照射后可能出现多形性日光疹,表现为皮肤丘疹、斑块伴剧烈瘙痒,多见于春季或初夏,可通过口服抗组胺药物或外用糖皮质激素缓解。
日常应避免在紫外线强烈时段(10:00-16:00)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下,外出时需使用SPF30以上广谱防晒霜,并配合遮阳帽、防晒衣等物理防护。若出现严重水疱、持续发热或视力下降等症状,建议及时到皮肤科或眼科就诊。光敏反应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停用可疑药物或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