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宇飞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感染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何确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通常需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具体方法包括核酸检测、抗体检测、胸部影像学检查等,需由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评估。

1、流行病学调查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疫情高发地区旅居史,或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接触史。若存在相关暴露风险,可能提示感染可能性,需进一步检查。

2、临床表现评估

患者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典型症状时需警惕。部分患者可能伴有鼻塞、咽痛、嗅觉减退等症状,重症病例可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表现,这些临床表现是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3、核酸检测

通过鼻咽拭子、痰液等样本进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呈阳性即可确诊。该检测是诊断的金标准,但需在具备资质的实验室进行,且可能出现假阴性情况,必要时需重复检测。

4、抗体检测

通过血清学检查IgM和IgG抗体,通常在发病1周后逐渐出现阳性结果。抗体检测可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但单独抗体阳性不能作为确诊依据,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5、影像学检查

胸部CT检查可发现肺部磨玻璃样阴影、浸润影等病毒性肺炎特征性改变。虽然影像学表现不能单独确诊,但对核酸检测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的病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若出现疑似症状或接触史,应及时前往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确诊过程需严格遵循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诊疗方案,患者应配合医务人员完成流行病学调查、样本采集和临床检查,同时做好个人防护和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风险。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