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鹏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精神科

青春期为何会出现情绪波动?

青春期出现情绪波动通常与生理性原因有关,如激素水平变化、大脑发育不成熟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若情绪波动过于剧烈或影响正常生活,也可能与心理疾病相关,需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1、激素水平变化

青春期体内性激素如睾酮、雌激素等分泌量显著增加,这些激素会直接影响大脑中调节情绪的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多巴胺的平衡。这种生理性的内分泌变化容易导致青少年出现易怒、敏感等情绪反应,属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2、大脑发育不成熟

前额叶皮质负责情绪调控和决策判断的功能区域在青春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而边缘系统等情绪反应中枢已相对活跃。这种大脑区域发育不同步的状态,使得青少年对情绪刺激的反应更为强烈,但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

3、社会心理因素

青少年在探索自我认同、应对学业压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自卑等心理冲突。这些外界环境刺激与内在心理发展的矛盾,会通过交感神经兴奋等生理机制引发情绪起伏,表现为时而兴奋时而低落的双向波动。

若情绪波动伴随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自伤倾向或社交功能受损,需警惕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建议通过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和心理疏导进行调节,必要时可在精神心理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或使用舍曲林、氟西汀等抗抑郁药物干预。家长应注意营造包容的家庭氛围,避免过度指责青少年的情绪表达。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