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敬华副主任医师

濮阳惠民医院  妇产科

如何科学备孕生小孩?

科学备孕需从孕前检查、生活方式调整、营养补充、监测排卵期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综合管理,以提高受孕概率并保障母婴健康。

1、孕前检查

夫妻双方应在计划怀孕前3~6个月进行孕前检查。女性需评估卵巢功能、甲状腺功能及妇科疾病,如阴道炎、子宫肌瘤等;男性需检测精液质量。若发现异常,需遵医嘱治疗,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可口服二甲双胍片、来曲唑片等药物调节内分泌,衣原体感染可应用阿奇霉素片、盐酸多西环素片进行抗感染。

2、调整生活方式

备孕期间需戒烟戒酒,避免接触辐射及有毒化学物质。建议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次30分钟。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将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3.9之间。男性应避免长时间泡温泉或穿紧身裤,以免影响精子活性。

3、补充营养

女性孕前3个月需每日补充0.4~0.8mg叶酸,可食用动物肝脏、菠菜等富含叶酸的食物,或口服叶酸片、复合维生素片。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豆制品,同时补充铁元素预防贫血。男性可适当补充锌元素,如食用牡蛎、坚果等,有助于提高精子质量。

4、监测排卵期

月经规律者可通过基础体温测量、排卵试纸或B超监测排卵时间,在排卵日前后隔天同房可增加受孕机会。若存在排卵障碍,可遵医嘱使用枸橼酸氯米芬片、注射用尿促性素等药物促排卵,必要时采用辅助生殖技术。

5、心理健康管理

长期焦虑或压力过大会影响激素分泌,降低受孕概率。建议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夫妻间加强沟通。若出现持续情绪低落或失眠,应及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必要时短期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

备孕期间需避免随意服用中药或保健品,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四环素类抗生素等可能致畸的药物。若超过1年未避孕未孕,建议夫妻双方到生殖医学科排查不孕因素,根据年龄、卵巢储备等制定个体化助孕方案。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