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感染通常可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以及腐生葡萄球菌感染三种类型,具体类型需通过实验室检查明确。不同类型的致病性和临床表现存在差异,需针对性治疗。
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该菌是葡萄球菌属中毒力最强的一种,常引起化脓性感染。感染部位多见于皮肤及软组织,如疖、痈、毛囊炎等,也可能导致肺炎、骨髓炎、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部分菌株可产生肠毒素,引发食物中毒,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2、表皮葡萄球菌感染
这类细菌属于条件致病菌,通常存在于皮肤表面。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存在侵入性医疗操作(如导管置入、人工关节置换)时,可能引起机会性感染。常见感染类型包括尿路感染、手术切口感染、血液感染及人工瓣膜感染,症状往往较隐匿但易反复发作。
3、腐生葡萄球菌感染
主要定植于泌尿生殖道,是年轻女性非复杂性尿路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感染后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灼痛等膀胱刺激征,严重时可上行感染引起肾盂肾炎。该菌对尿道黏膜黏附力强,但较少引发全身性感染。
若怀疑葡萄球菌感染,建议及时进行脓液、血液或尿液细菌培养以明确病原体类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苯唑西林、头孢唑林或万古霉素等。治疗期间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挤压感染部位,防止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