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痈是中医对肛门周围脓肿的称谓,对应西医中的肛周脓肿。该病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红肿、疼痛,并可能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破溃流脓。
肛痈通常由肛门腺体感染引发,常见诱因包括细菌入侵、局部卫生不佳或免疫力下降。患者早期可能出现肛门坠胀、持续性疼痛,随着炎症发展,局部形成硬结并逐渐软化,触摸有波动感。若未及时治疗,感染可能向周围扩散,引发肛瘘或全身性感染。临床诊断需结合直肠指检、超声等检查,以明确脓肿范围及深度。
患者一旦发现肛门周围肿痛,应尽早就医评估。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需手术切开引流。日常需保持肛门清洁,便后用温水清洗,避免久坐压迫。饮食宜清淡,多摄入高纤维食物预防便秘,减少辛辣刺激饮食以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