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玄勇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什么是微血管减压术?

微血管减压术是一种用于治疗因血管压迫神经引发疾病的外科手术,主要适用于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疾病。该手术通过隔离压迫神经的血管来缓解症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手术原理

微血管减压术的核心机制是解除异常血管对颅神经的压迫。在手术中,医生会定位到压迫神经的“责任血管”,使用特殊材料在血管与神经之间建立隔离垫片,从而消除机械性刺激,恢复神经正常功能。

2.适应症范围

该手术主要针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特别是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例。对于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等由血管压迫引起的疾病,当保守治疗无效时也可考虑此术式。需经神经影像学检查明确存在明确血管神经压迫。

3.手术操作过程

在全身麻醉下,医生通过耳后约3cm的骨窗开颅,在显微镜下显露受压迫的神经区域。使用涤纶棉或特氟龙垫片将责任血管推移至远离神经的位置,整个过程需要神经电生理监测确保操作精准。

4.术后恢复效果

约85%-90%的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疼痛即刻缓解,长期有效率可达70%以上。面肌痉挛患者的症状改善率约80%,多数患者在术后1-3个月内症状逐渐消失,但完全恢复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5.风险及注意事项

可能发生听力下降(约2%)、脑脊液漏(1%-3%)等并发症。术后需住院观察5-7天,2-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约5%-10%患者可能出现复发,二次手术成功率较初次降低。

接受该手术前需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头部MRI和神经功能检查。术后应遵医嘱定期复查,出现头痛加重、发热等情况需及时就诊。建议选择具有丰富颅底手术经验的神经外科团队实施手术,以确保最佳治疗效果。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