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瘦体质通常与遗传因素、基础代谢率较高、脾胃功能较弱等因素有关。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日常需注意合理调节饮食和生活方式,必要时就医检查是否存在潜在疾病。
1、遗传因素影响体质
部分人群受遗传基因影响,体内瘦素水平较高或脂肪细胞数量较少,导致热量消耗快、脂肪储存少。这类人群通常从小体型偏瘦,且家族中可能有较多消瘦体型的成员。
2、基础代谢率高体质
基础代谢率指人体在静息状态下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能量。甲状腺功能亢进、肌肉含量高的人群代谢率可超出正常值15%-30%,即使摄入同等热量的食物,也更容易因热量消耗过多而变瘦。
3、脾胃虚弱体质
中医理论中脾主运化,脾胃虚弱者消化吸收功能较差,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稀等症状。这类体质人群摄入的营养物质难以被充分吸收利用,长期可能导致体重偏低。
若体重指数低于18.5kg/m²或出现短期内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建议及时到内分泌科或消化科就诊,完善甲状腺功能、胃肠镜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保持规律饮食,适当增加坚果、乳制品等高营养密度食物的摄入,避免过度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