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诗峰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超敏反应是什么?

超敏反应是一种异常的免疫应答,指机体对通常无害的物质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可能导致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根据发生机制的不同,超敏反应可分为I型(速发型)、II型(细胞毒型)、III型(免疫复合物型)和IV型(迟发型)四种类型。

I型超敏反应最常见,由IgE介导,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数分钟内出现症状,例如过敏性鼻炎、哮喘或荨麻疹。II型反应涉及IgG或IgM攻击自身细胞表面抗原,如输血反应或新生儿溶血症。III型由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如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IV型反应由T细胞介导,接触致敏物质24-72小时后出现红肿瘙痒,常见于金属过敏引起的接触性皮炎。

若出现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疑似超敏反应症状,应及时脱离可疑过敏原。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地塞米松注射液等药物可缓解症状,严重者需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建议过敏体质人群定期进行过敏原检测,日常注意避开已知致敏物质,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以备急用。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