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静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饥饿感是如何产生的?

饥饿感的产生可能与生理性原因有关,也可能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消化系统疾病等病理性原因有关。生理性饥饿通常在胃排空后出现,病理性饥饿则多伴随其他症状。

1、生理性原因

胃部食物排空后,胃壁摩擦可能产生饥饿感。血糖水平下降会刺激下丘脑摄食中枢,引发进食欲望。胃动素、生长激素释放肽等激素分泌增加也会促进饥饿信号传递。

2、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抵抗,导致葡萄糖无法有效进入细胞利用。机体转而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供能,这种异常代谢状态会引发明显饥饿感,常伴有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基础代谢率,促使机体能量消耗增加。患者常出现易饥饿、进食量增大但体重反而减轻的情况,同时可能伴有心悸、手抖等症状。

4、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可能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肠道菌群紊乱会导致短链脂肪酸合成异常,这种营养吸收障碍可能通过脑肠轴反馈引发异常饥饿感。

若饥饿感持续存在且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进行血糖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查及胃肠镜检查。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过度节食,糖尿病高危人群需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