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刺和鸡眼是两种不同的皮肤问题,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以及处理方式。肉刺通常指皮肤表面的倒刺,而鸡眼是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形成的角质增生。
肉刺多因皮肤干燥、外力摩擦或角质层剥离导致,常见于手指甲周围。表现为细小条状皮肤剥离,可能伴有轻微疼痛或出血,一般不会引起深层组织损伤。鸡眼则因长期受压或摩擦引发,多见于足底、趾关节等部位,呈现圆形或椭圆形淡黄色硬块,中央有半透明角质核,按压时疼痛明显。
日常处理肉刺可用消毒剪刀修剪剥离部分,涂抹保湿霜预防复发。若存在感染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鸡眼需减少局部摩擦,使用水杨酸贴软化角质,严重时需由医生手术切除。预防方面,肉刺应避免撕扯皮肤,注意手部保湿;鸡眼需选择宽松鞋袜,使用减压垫分散压力。
若鸡眼疼痛加剧或反复发作,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排除跖疣等其他疾病。避免自行使用腐蚀性药物处理,以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