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文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急诊科

冷血症的症状有哪些?

冷血症通常指体温调节异常或严重感染引发的体温下降,可能表现为皮肤湿冷、寒战、反应迟钝、心率加快以及血压下降等症状。若未及时干预,可能伴随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情况。

1、皮肤湿冷

患者因血液循环障碍或体温调节中枢异常,皮肤表面可能出现苍白、湿冷的表现,触摸时缺乏正常温热感。这种情况在低血容量性休克或严重感染时较为典型。

2、寒战

机体通过骨骼肌震颤产热时,可能出现不自主的牙齿打颤、全身发抖等症状。这种代偿反应常见于体温快速下降阶段,可能伴随竖毛肌收缩引发的鸡皮疙瘩。

3、反应迟钝

当核心体温低于35℃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可能受抑制,出现言语含糊、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重度低温患者可能出现判断力下降或昏迷。

4、心率加快

心脏为维持重要器官供血会出现代偿性心动过速,脉搏细弱且常超过100次/分钟。随着病情进展,可能转为心动过缓等危险征象。

5、血压下降

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或血管张力异常时,可能出现收缩压低于90mmHg的情况。患者常伴随尿量减少、四肢末梢紫绀等灌注不足表现。

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测量体温并观察意识状态,避免过度搬动患者。应及时移除潮湿衣物,用干燥毛毯包裹身体,并尽快送往急诊科进行复温治疗。就医前不要擅自使用升温过快的措施,如热水浴或饮酒,以免引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