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多壮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血小板低是什么原因会造成什么后果?

血小板低可能是生成减少、破坏过多、分布异常等原因导致的,可能引起出血倾向、贫血等后果。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免疫因素、药物影响等有关,长期未干预可能影响健康。

1、生成减少

血小板生成不足可能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疾病有关。骨髓造血功能异常会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瘀点、牙龈出血等症状。再生障碍性贫血还可能伴随红细胞和白细胞减少,引发贫血、感染等问题。

2、破坏过多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可能加速血小板破坏。此时血小板存活周期缩短,血液中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严重时可发生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危急情况,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月经过多或术后出血不易止住。

3、分布异常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疾病会导致血小板在脾脏过度滞留。这种情况会引起外周血循环中的血小板数量下降,患者可能表现为鼻出血、血尿等症状,脾肿大患者还可能出现腹部不适、早饱感等伴随症状。

血小板减少若由药物因素引起,如化疗药物、抗生素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建议出现疑似症状时及时进行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进行免疫治疗、脾切除等针对性处理,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