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身发痒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过敏反应、肝胆疾病等病理性因素有关。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
1、生理性原因
皮肤干燥是引发全身瘙痒的常见因素,尤其在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时,皮肤角质层水分流失会导致神经末梢敏感度增高。日常洗澡水温过高、频繁使用碱性清洁剂等行为会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建议选择温和沐浴产品并加强保湿护理,使用含神经酰胺成分的润肤霜可改善症状。
2、过敏反应
接触尘螨、花粉等吸入性过敏原,或食用海鲜、坚果等致敏食物后,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会刺激皮肤瘙痒。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荨麻疹样斑块或红斑,严重时可出现喉头水肿。一般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
3、肝胆疾病
胆汁淤积性疾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结石等,会导致血中胆红素和胆汁酸盐浓度升高,这些物质沉积在皮肤真皮层会刺激感觉神经末梢。患者常伴皮肤黄染、尿液颜色加深及陶土样大便,需通过肝功能检查和腹部超声确诊。治疗可选用熊去氧胆酸胶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利胆药物,必要时需进行胆道引流术。
若排除环境干燥等生理性因素后仍持续瘙痒,特别是伴随皮肤黄染、食欲减退等症状时,应及时至消化内科或皮肤科就诊。日常需避免过度抓挠皮肤,穿着宽松棉质衣物,过敏体质者应进行过敏原检测并做好防护措施。孕妇出现全身瘙痒需警惕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应及时进行胆汁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