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的治疗药物需根据具体类型及病情选择,常用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免疫抑制剂以及中成药等,但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降低血压,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常用药物有卡托普利片、依那普利片等,适用于高血压肾损害及糖尿病肾病患者,但可能出现干咳等不良反应。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发挥降压和肾脏保护作用,如氯沙坦钾片、缬沙坦胶囊等。该类药物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作用相似,但干咳副作用发生率较低。
3、利尿剂
呋塞米片、托拉塞米片等可通过促进钠水排泄缓解水肿,常用于肾病综合征等出现明显水肿的患者。使用时需注意监测电解质,避免低钾血症等并发症。
4、免疫抑制剂
甲泼尼龙片、环磷酰胺片等适用于免疫性肾病如狼疮性肾炎,通过抑制异常免疫反应控制病情。长期使用需警惕感染、骨质疏松等副作用,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5、中成药
黄葵胶囊、尿毒清颗粒等具有辅助改善肾功能、减少蛋白尿的作用,常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需注意中成药需辨证使用,不可替代规范治疗。
肾病患者应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严格遵医嘱用药。日常需控制食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5g),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0.6-0.8g/kg),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若出现尿量骤减、严重水肿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诊肾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