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乳腺炎是一种慢性非细菌性乳腺炎症性疾病,常见于育龄期女性,以乳腺组织内形成非干酪样肉芽肿为特征。该病通常表现为乳房肿块、疼痛、皮肤红肿等症状,可能反复发作。
1、定义及症状
肉芽肿乳腺炎属于乳腺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乳腺小叶周围出现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典型症状包括单侧乳房突发性肿块,质地较硬且边界不清,常伴有持续性胀痛或刺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红肿、破溃流脓,约30%病例伴随乳头内陷或乳头溢液。
2、病因
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自身免疫反应异常密切相关。感染因素如棒状杆菌等条件致病菌感染可能诱发疾病,约25%患者有乳房外伤或局部手术史。激素水平变化也被认为参与发病过程,常见于产后3-5年的女性。
3、治疗
药物治疗通常采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联合甲氨蝶呤片控制炎症,急性期可联用头孢类抗生素。对于形成脓肿或药物治疗无效者,需行病灶清除术等外科处理。日常需注意乳房清洁,避免挤压,保持清淡饮食并保证充足休息。
该疾病易与乳腺癌混淆,建议出现乳房肿块及时进行超声检查和病理活检确诊。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评估疗效,切忌自行中断治疗或滥用抗生素。保持良好心态有助于疾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