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疼痛的治疗方法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通常包括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式。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1、休息制动
急性期应减少手腕活动,必要时使用护腕或支具固定关节。日常避免提重物、打字等重复性动作,睡眠时可将手腕垫高促进血液循环,通常制动2-3天可缓解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
2、冷敷热敷
急性损伤48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15分钟缓解肿胀,每日3-4次。慢性劳损或72小时后可改用热敷,使用40℃左右热毛巾外敷,每次20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注意防止烫伤。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凝胶等非甾体抗炎药。腱鞘炎患者可局部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感染性炎症需配合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治疗,外用药膏应避开破损皮肤。
4、物理治疗
慢性疼痛患者可选择超声波、红外线或冲击波治疗,每周2-3次,可松解粘连组织。康复期可进行握力球训练、腕关节屈伸等锻炼,每次10-15分钟,注意循序渐进避免二次损伤。
5、手术治疗
严重腕管综合征需行正中神经松解术,术后需石膏固定3周。桡骨远端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可行关节镜修复,术后需配合系统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
出现持续疼痛或伴有关节变形、活动受限等情况,应及时到骨科就诊。治疗期间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自行按摩或过度使用止痛贴剂。糖尿病患者使用激素类药物需严格监测血糖,骨质疏松患者慎用长期制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