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两虚通常表现为疲乏无力、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面色苍白或萎黄以及月经不调等症状,属于中医常见的虚证类型,多与先天不足、久病耗损或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
1、疲乏无力
气血不足会导致机体失于濡养,患者常感到四肢沉重、活动后疲倦加剧,甚至日常轻微动作如行走、爬楼梯也会气喘吁吁。这类疲乏感即使通过休息也难以完全缓解,可能伴随肌肉松软、精神萎靡等表现。
2、头晕目眩
由于气血无法上荣头面,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头晕,尤其在突然站立或劳累后加重,伴有视物旋转、眼前发黑等症状。部分人群还会出现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3、心悸气短
心主血脉,气血两虚时心脏供血不足,患者常自觉心跳不规则或心慌感,轻微活动即出现呼吸急促。夜间平卧时可能加重,伴随胸闷、睡眠不安等症状,舌象多表现为舌质淡白、脉细弱。
4、面色苍白或萎黄
气血不能濡养肌肤,可见面部缺乏光泽,呈现苍白或暗黄状态,唇色及指甲颜色淡白。部分患者伴随皮肤干燥脱屑、毛发枯槁易断等外在表现,眼睑结膜颜色较常人偏淡。
5、月经不调
女性患者易出现经期延后、经量减少甚至闭经,经血色淡质稀,经期伴有明显乏力或头晕加重。部分人群还会有经前乳房胀痛减轻、经期缩短至2-3天等表现,反映了冲任二脉气血亏虚的状态。
日常应注意摄入红枣、山药、瘦肉等补益气血的食物,避免过度节食或熬夜。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消瘦、低热等情况,需及时就诊中医科,通过八珍汤、归脾丸等方剂调理,用药需在医师辨证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