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的处理方法通常包括抗生素治疗、止痛药物、局部治疗、手术治疗及日常护理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等,可抑制病原菌繁殖。化脓性中耳炎出现鼓膜穿孔时,需先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耳道脓液,再使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
2、止痛药物
急性期耳部剧痛或伴随发热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并降低体温。儿童患者需根据体重调整剂量,避免超量使用。
3、局部治疗
外耳道肿胀明显者,可用浸有苯酚甘油的棉条局部贴敷消肿。慢性中耳炎渗液较多时,需定期清理耳道分泌物,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部分患者可辅以超短波理疗促进炎症吸收。
4、手术治疗
反复发作的慢性中耳炎或合并胆脂瘤者,需行鼓室成形术、乳突根治术等手术治疗。鼓膜穿孔长期未愈影响听力时,可考虑鼓膜修补术。术后需定期复查听力恢复情况。
5、日常护理
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时佩戴耳塞防止污水进入。哺乳期婴幼儿喂奶后应竖抱拍嗝,防止乳汁逆流入咽鼓管。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感冒时及时治疗鼻腔炎症,保持咽鼓管通畅。
患者出现耳痛、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通过耳镜、听力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期间严格遵循用药疗程,不可自行停药或滥用抗生素。保持外耳道干燥清洁,急性期避免乘坐飞机或前往高原地区,以防气压变化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