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艾叶能治疗哪些病症?

艾叶作为一味常见的中药,主要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调理月经以及抗菌消炎等功效作用。其临床应用需在中医辨证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使用。

1、温经止血

艾叶性温,能温通经脉并收敛止血,适用于虚寒性出血证。对于女性崩漏、月经过多或虚寒体质引起的吐血、鼻出血等情况,常将艾叶炒炭后配伍其他止血药物使用,如与阿胶、地黄同用。

2、散寒止痛

艾叶归肝、脾、肾经,可驱散体内寒邪,缓解寒凝气滞引起的脘腹冷痛、痛经、关节疼痛等。临床常以艾叶煎汤内服,或制成艾条进行灸疗,通过热力渗透增强散寒效果。

3、祛湿止痒

艾叶煎煮后的药液外洗可燥湿杀虫,常用于湿疹、荨麻疹、阴痒等皮肤病症。其挥发性成分能改善局部渗出,常配伍苦参、地肤子等药物增强疗效,但皮肤破损处需慎用。

4、调理月经

艾叶能温煦胞宫,改善因宫寒引起的月经不调、经期腹痛、经血色暗等问题。常与香附、当归等组成复方制剂,如艾附暖宫丸,需根据体质调整用药周期。

5、抗菌消炎

现代研究显示艾叶含挥发油、黄酮类物质,体外实验表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但该作用多体现在局部外用或熏蒸场景,内服抗菌效果尚未明确,不可替代抗生素治疗。

使用艾叶需注意体质辨证,阴虚血热者慎用。内服过量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外用时部分人群可能出现接触性皮炎。孕妇使用艾灸需专业指导,避免自行用药影响胎儿发育。出现病症建议优先就诊,经中医师诊断后规范使用。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