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作为一味中药,通常具有泻下冷积、逐水消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以及温通经脉等功效与作用。其药性峻烈,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1、泻下冷积
巴豆性味辛热,可攻逐胃肠寒积,适用于寒邪凝滞所致的冷积便秘、腹部冷痛等症状。其泻下作用较为峻猛,能快速排除体内积滞。
2、逐水消肿
巴豆可通过强烈泻下作用消除水湿停聚,传统医学中常用于治疗腹水、臌胀等水饮内停病症,但需注意可能伴随的剧烈腹泻反应。
3、祛痰利咽
该药材能刺激呼吸道黏膜促进痰液排出,适用于痰涎壅塞导致的喉痹、喉风等急症,多通过炮制后入丸散使用。
4、外用蚀疮
巴豆油外用具有腐蚀作用,可促使痈疽疮疡溃破排脓,传统用法中常调配成膏剂外敷治疗疮疡脓成不溃之症。
5、温通经脉
其辛热之性可温散经络寒邪,改善因寒凝气滞导致的肢体麻木疼痛,但内服需严格掌握剂量。
由于巴豆毒性较强,现代临床已较少内服使用。外用时应避免接触健康皮肤,防止出现水疱等刺激反应。孕妇、体弱者及消化道溃疡患者禁用,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腹泻、脱水等情况需立即停药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