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拔罐如何去除体内湿气?

拔罐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一般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利湿消肿、调节气血、促进代谢等功效和作用。其通过物理刺激作用于体表,可帮助改善体内湿气过重的情况。

1、祛风散寒

拔罐时产生的负压可作用于体表经络,使局部毛孔开泄,促进风寒湿邪从腠理排出。对于因外感风寒导致的头身困重、关节冷痛等症状,可通过刺激风池、大椎等穴位达到散寒效果。

2、活血通络

罐具的吸附作用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代谢产物的清除。对于湿邪阻滞经络引起的四肢酸胀、肌肉僵硬等情况,通过走罐手法刺激足三里、阴陵泉等健脾祛湿要穴效果显著。

3、利湿消肿

通过刺激三焦俞、脾俞等调节水液代谢的穴位,可增强脾脏运化水湿的功能。临床观察显示,每周2-3次膀胱经拔罐能有效改善下肢浮肿、小便不利等湿困症状。

4、调节气血

拔罐产生的良性刺激可调节脏腑气机,使气血运行恢复平衡。针对湿阻中焦导致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在胃脘部留罐10-15分钟能明显改善脾胃升降功能。

5、促进代谢

负压刺激可增强局部组织细胞的通透性,加快淋巴回流。研究发现拔罐后血清中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表明其能促进湿浊代谢产物的排出。

进行拔罐祛湿需注意室内温度适宜,操作后4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建议每周治疗2-3次,配合艾灸、中药调理等综合疗法效果更佳。体质虚弱者应选择真空罐并严格控制留罐时间,具体治疗方案需经中医师辨证后确定。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