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飞鹏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骨科

跌跤后瘀血如何处理?

跌跤后瘀血通常可以通过冷敷、热敷、药物治疗、抬高患处以及必要时手术处理等方法改善。日常需注意保护患处,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

1、冷敷

跌跤后24-48小时内属于急性期,可对局部进行冷敷。冰袋或冷毛巾包裹后敷于瘀血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一次。低温能收缩局部血管,减少皮下出血和渗出,从而缓解肿胀和疼痛,避免瘀血范围扩大。

2、热敷

48小时后可改为热敷处理,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温度控制在40-50℃。热敷可促进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和代谢,帮助消散瘀血,同时缓解肌肉紧张。每日可进行2-3次,注意避免烫伤。

3、药物治疗

若疼痛明显,可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双氯芬酸钠凝胶等外用药涂抹,具有活血散瘀、消炎镇痛作用。必要时可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但需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

4、抬高患处

将受伤部位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如下肢瘀血可垫高患肢。通过重力作用促进静脉回流,减少局部血液淤滞和肿胀,同时降低组织压力,有助于缓解疼痛和促进恢复。

5、手术处理

若形成较大血肿且长时间未吸收,或伴有开放性伤口、感染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通过穿刺抽吸或切开引流清除积血,术后配合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片预防感染。

日常应避免揉搓或按摩瘀血部位,防止二次损伤。观察瘀血颜色变化,若从暗红转为青紫再逐渐变黄,通常提示恢复良好。如出现剧烈疼痛、皮肤温度升高、脓性分泌物或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诊排查感染或骨折可能。用药期间注意药物过敏反应,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提前告知医生。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