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龙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心脏病是怎么回事?

高血压心脏病是由于长期高血压未能有效控制,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受损的疾病。常见原因包括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心脏负荷过重以及动脉硬化等因素。

1、长期血压控制不佳

当血压持续超过140/90mmHg时,心脏需要以更高压力泵血。长期高压状态会使左心室心肌代偿性增厚,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左室壁厚度超过11mm。这种情况可能逐渐发展为心室扩张,临床表现为活动后胸闷、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

2、心脏负荷过重

高血压患者外周血管阻力增加约30%-50%,心脏每搏输出量需增加才能维持循环。这种超负荷工作会导致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心电图常显示左室高电压伴ST-T改变。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运动耐力下降等表现,可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和心脏彩超评估心脏功能。

3、动脉硬化

高血压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血管超声可见颈动脉内膜增厚超过0.9mm。斑块形成后可能造成冠脉狭窄率超过50%,引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除控制血压外,还需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治疗。

日常应注意定期监测血压,将收缩压控制在130mmHg以下。建议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5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若出现胸痛持续超过20分钟或血压急剧升高至180/120mmHg以上,应立即就医进行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