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飞鹏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骨科

跟痛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有哪些?

跟痛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足跟疼痛、压痛明显、活动受限等,治疗方法通常有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使用矫形器具以及手术治疗等。具体需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病因选择合适方案。

1、足跟疼痛

跟痛症患者常出现足跟下方或后方的疼痛,尤其在晨起下地或久坐后站立时疼痛明显,行走一段时间后可能减轻,但长时间活动后又会加重。疼痛多为钝痛或刺痛感,严重时可影响正常行走。

2、压痛明显

在跟骨结节处按压会出现明显压痛,部分患者在足底筋膜近跟骨附着处有敏感压痛点。通过足部背伸动作牵拉足底筋膜时,可能诱发或加重疼痛症状。

3、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加剧,患者常主动减少足部负重活动,可能出现步态改变。长期患病者可能出现小腿肌肉紧张或跟腱挛缩,进一步限制踝关节活动范围。

治疗方法需根据病程分期制定: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减少足部负重活动,避免长时间行走、跑跳。建议穿着带气垫的软底鞋,夜间可使用足踝支具保持踝关节中立位,缓解足底筋膜张力。

2、物理治疗

采用超声波、冲击波等物理疗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每日可进行足底筋膜牵拉训练,如台阶牵拉、毛巾牵拉等锻炼,每次保持15-30秒,重复10-15次。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贴膏等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可选择塞来昔布胶囊、艾瑞昔布片等COX-2抑制剂,必要时联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日常应注意控制体重,避免赤脚行走或穿硬底鞋。建议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运动前后做好足部拉伸。若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且影像学显示跟骨骨刺压迫严重,可考虑关节镜下行足底筋膜部分松解术,术后需配合系统康复训练恢复足部功能。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