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升高可能是生理性因素所致,也可能与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衰竭、尿路梗阻等病理性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明确具体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1、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或短期内摄入大量高蛋白食物可能导致血肌酐暂时性升高,通常无其他不适症状,调整饮食结构并适当休息后可逐渐恢复。若肌酐持续升高,需警惕病理性因素。
2、急性肾损伤
药物肾毒性(如庆大霉素)、严重感染或血容量不足等因素可能导致肾功能急剧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尿量减少、水肿等症状,需及时进行肾功能、尿常规检查,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片、呋塞米片、肾康注射液等药物,必要时需血液透析治疗。
3、慢性肾衰竭
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慢性疾病引起的肾功能进行性下降,表现为肌酐进行性升高伴贫血、皮肤瘙痒等症状。治疗需控制原发病,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尿毒清颗粒等药物,晚期可能需肾移植治疗。
4、尿路梗阻
肾结石、前列腺增生或泌尿系统肿瘤引起的尿路梗阻,可能导致肌酐升高。通过超声或CT检查明确诊断后,可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解除梗阻,术后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预防感染。
建议出现肌酐升高时及时至肾内科就诊,完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脏超声等相关检查。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肾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