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飞鹏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骨科

肌腱缝合有哪些方法?

肌腱缝合的方法通常有Kessler缝合法、Bunnell缝合法、改良Kessler缝合法、双津下缝合法以及锁定缝合法等,需根据肌腱损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术后应严格制动并配合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肌腱功能。

1、Kessler缝合法

通过横向穿过肌腱两端进行缝合,适用于急性肌腱断裂或切割伤。该方法操作简便,能有效减少肌腱断端间隙,但抗张力较弱,术后需严格限制活动防止二次断裂。临床常用于手指屈肌腱修复。

2、Bunnell缝合法

采用交叉式缝合技术贯穿肌腱全层,适合较粗大肌腱的修复。其优势在于形成牢固的力学固定,尤其适用于跟腱、髌腱等承重部位。但过紧的缝合可能影响肌腱血供,需注意缝合线张力控制。

3、改良Kessler缝合法

在传统术式基础上增加核心缝合线,显著提升抗张强度。通过纵向贯穿与横向锁结相结合,既保持断端对合又增强稳定性,允许早期被动活动,适用于需要功能康复的手部肌腱修复。

4、双津下缝合法

采用双针连续锁边缝合技术,适用于多束肌腱损伤或断面不齐的复杂情况。该法能均匀分布应力,减少局部压迫坏死风险,但操作时间较长,对术者缝合技术要求较高。

5、锁定缝合法

通过线结环锁结构增强抓持力,可有效防止缝线滑脱。其特有的锚定效应适用于血供较差的肌腱部位,如陈旧性损伤修复,但需注意避免缝线过多影响肌腱滑动功能。

术后需保持患肢固定4-6周,拆除外固定后应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若出现红肿、活动障碍等异常应及时就诊。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运动导致缝合失败。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