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颈部腧穴有哪些?

颈部腧穴主要包括风池穴、天柱穴、大椎穴、完骨穴以及肩井穴等。这些穴位是中医经络理论中调节气血运行的关键部位。

1、风池穴

位于后颈部枕骨下方,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该穴常用于缓解头痛、目眩、颈项强痛等症状,针刺或按摩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风寒感冒引起的颈部僵硬有调节作用。

2、天柱穴

在颈后发际线正中旁开1.3寸处,斜方肌外缘凹陷中。此穴可缓解肩颈疼痛、鼻塞及头晕,配合艾灸可增强祛风散寒的效果,适用于长期伏案工作引发的肌肉劳损。

3、大椎穴

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为督脉要穴。刺激此穴能退热解表,常用于治疗发热、咳嗽等外感病症,拔罐或刮痧可疏通督脉阳气,改善颈椎活动受限。

4、完骨穴

在耳后乳突后下方凹陷处,属足少阳胆经。该穴对耳鸣、牙痛及颈部痉挛有调节作用,针灸时可配合风池穴增强疏风通络的效果,适用于颈源性头痛患者。

5、肩井穴

位于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处,肩部最高点。此穴主治肩背痛、手臂不举,推拿此穴可缓解肩周炎及落枕症状,但需注意避免过度按压导致肌肉损伤。

颈部穴位与神经、血管分布密切关联,操作不当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如需进行针灸、推拿等治疗,建议前往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师根据体质辨证施治。日常避免长时间低头,适当活动颈部有助于气血通畅。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