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钾主要用于治疗或预防低钾血症,以及相关并发症。其主治疾病包括低钾血症、心律失常、药物性低钾等,具体使用需严格遵医嘱。
1、低钾血症
当血液中钾离子浓度低于正常范围时,患者可能出现乏力、肌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氯化钾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直接补充钾离子,纠正电解质紊乱。常见病因包括长期使用利尿剂、严重呕吐或腹泻等。
2、预防低钾血症
对于接受排钾利尿剂治疗的高血压或心衰患者,或存在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群,医生可能开具氯化钾预防性用药。需定期监测血钾水平,避免过量补钾引发高钾血症。
3、心律失常
低钾血症可能导致室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补钾治疗有助于恢复心肌细胞膜电位稳定性,改善心脏传导功能,常与抗心律失常药物联合使用。
4、药物性低钾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两性霉素B等药物时,可能引发钾离子流失。在保证肾功能正常的前提下,医生会评估患者情况后开具氯化钾补充治疗。
5、碱中毒辅助治疗
代谢性碱中毒常伴随低钾血症,氯化钾在纠正酸碱失衡的同时可补充钾离子。需同步处理原发病因,如幽门梗阻或过度利尿导致的碱中毒。
使用氯化钾期间应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静脉补钾需严格控制浓度和滴速。肾功能不全、高钾血症患者禁用,用药期间若出现四肢麻木、心率减慢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