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诗峰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毛母质瘤是什么?

毛母质瘤是一种起源于毛囊基质的良性皮肤肿瘤,临床上也称为钙化上皮瘤。该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常发生于头面部、颈部及上肢皮肤深层,表现为单发、无痛性皮下结节,表面皮肤颜色正常或呈蓝红色。

1、病因

目前毛母质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毛囊发育异常或特定基因突变有关。部分患者存在家族史,提示某些基因如CTNNB1的突变可能促进肿瘤细胞异常增殖。此外,外伤或慢性炎症刺激也被认为可能诱发毛囊基质细胞增生。

2、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为皮下触及0.5-3cm的硬质结节,边界清晰且可推动。肿块生长缓慢,表面皮肤可能出现蓝红色改变,约10%患者伴有触痛。随着病程进展,肿瘤内部常发生钙化,触诊时有砂砾样感。儿童患者中约60%发生于头颈部,尤其是耳周和眉弓区域。

3、诊断与治疗

诊断需结合超声检查显示皮下不均质团块伴钙化灶,最终确诊依靠病理检查观察到影细胞和钙盐沉积。治疗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术后复发率低于5%。对于特殊部位或不宜手术者,可采用冷冻治疗或激光消融。

若发现皮肤异常肿块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通过专业检查明确性质。避免自行挤压或外用药处理,以免延误诊治。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