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多壮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贫血的鉴别诊断是什么?

贫血的鉴别诊断通常包括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类型,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区分。

1、缺铁性贫血

此类贫血常因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慢性失血导致。典型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水平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常见于月经过多、消化道出血或长期素食者,可通过补铁治疗改善。

2、巨幼细胞性贫血

主要由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属于大细胞性贫血。血涂片可见巨幼红细胞,伴有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患者可能出现舌炎、神经系统症状,需通过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检测确诊,治疗以补充相应营养素为主。

3、再生障碍性贫血

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骨髓象显示增生减低,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常见病因包括化学药物、辐射或自身免疫异常,需通过骨髓活检确诊,治疗包括免疫抑制剂或造血干细胞移植。

4、溶血性贫血

因红细胞破坏加速所致,实验室检查可见网织红细胞增高、间接胆红素升高,结合珠蛋白降低。根据病因分为遗传性(如地中海贫血)和获得性(如自身免疫性溶血),需进行Coombs试验、血红蛋白电泳等检测明确类型。

发现贫血症状应及时就诊,完善血常规、骨髓穿刺、铁代谢指标等检查。明确诊断后需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避免自行服用补血药物掩盖病情。日常需注意均衡饮食,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变化。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