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气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气虚的形成通常与先天不足、过度劳累、久病体虚、饮食不当以及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这些原因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脏腑功能减退,气血生化不足。

1、先天不足

部分人群因父母体质较弱或孕期营养不良,导致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亏虚。这类气虚者常伴有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等症状,可通过四君子汤、补中益气丸等中药调理,日常注意营养均衡。

2、过度劳累

长期体力透支或脑力消耗过大,会使脾主运化功能受损,气血生化乏源。患者多见乏力倦怠、气短自汗,需调整工作强度,配合归脾丸等药物,并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

3、久病体虚

慢性疾病如肺结核、慢性肾炎等,会持续耗伤人体正气。此类气虚多伴发病症相关表现,治疗需在控制原发病基础上,使用生脉饮等补益剂,配合八段锦等养生功法。

4、饮食不当

长期过食生冷损伤脾阳,或节食偏食导致营养失衡,影响气血生成。常见腹胀便溏、食欲减退,建议定时定量进食,适量食用山药、红枣等健脾食材,必要时服用香砂六君丸。

5、情志失调

忧思过度易伤脾,惊恐不安会耗肾气。这类患者多伴随焦虑、失眠等情志症状,需通过心理疏导配合逍遥丸等疏肝健脾药物,辅以深呼吸、冥想等放松训练。

改善气虚需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食方面宜选择易消化、温补类食物,如小米粥、南瓜等。若调理后症状未缓解或出现心悸、晕厥等严重表现,应及时到中医科就诊,通过脉诊、舌诊等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滥用补药加重阴阳失衡。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