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导致龋齿的致病菌可能通过唾液传播。龋齿的发生与细菌、食物残留、牙齿结构及时间等多种因素相关,并非直接由他人传染所致,但口腔内致病微生物的传播可能增加龋齿风险。
1、龋齿的致病因素
龋齿主要由变形链球菌等细菌分解食物中的糖分产酸,长期侵蚀牙釉质形成。这些细菌属于口腔正常菌群的一部分,并非通过外部传染获得。健康人群的免疫系统可维持菌群平衡,降低龋齿发生率。
2、致病菌传播途径
若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存在龋齿活跃期,通过共用餐具、亲吻等唾液接触行为,可能造成致龋细菌的传播。儿童因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且饮食习惯中高糖摄入较多,更易因细菌定植而诱发龋齿。
3、易感人群的防控
口腔卫生习惯差、牙釉质发育不良或唾液分泌减少的人群,在接触致龋菌后更易形成龋损。建议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餐后使用牙线清洁邻面,并避免与婴幼儿共用餐具以减少细菌传播风险。
日常应限制高糖饮食摄入,每半年至一年进行口腔检查。若发现牙齿表面出现黑斑、冷热敏感或疼痛等症状,需及时到口腔科进行窝沟封闭或充填治疗,防止龋洞进一步扩大损伤牙髓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