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

热疮有哪些证型及治法方药?

热疮在中医辨证中常见肺胃热盛、肝胆湿热、阴虚内热等证型,需根据具体证型选择相应治法和方药。以下是具体分型及治疗建议:

1、肺胃热盛

此证型多因饮食辛辣或外感热邪导致肺胃积热。患者常出现口周簇集水疱、灼热疼痛,伴有口渴、便秘等症状。治法以清热解毒为主,可选用辛夷清肺汤加减,常用中药包括黄芩、栀子、枇杷叶等。中成药如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丸等也可辅助治疗。

2、肝胆湿热

湿热蕴结肝胆时,热疮好发于阴部或大腿内侧,疱液浑浊,易溃烂渗液。多伴有口苦、小便短赤等症状。治疗需清利肝胆湿热,方剂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含龙胆草、柴胡、车前子等成分。中成药如当归龙荟丸、龙胆泻肝丸等需遵医嘱使用。

3、阴虚内热

多见于热疮反复发作患者,因阴液耗损致虚火上炎。皮损色红伴灼痒,夜间加重,伴有盗汗、舌红少苔。治法以养阴清热为主,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减,常用药物如知母、黄柏、生地等。中成药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需辨证使用。

需注意的是,以上方药均需经中医师四诊合参后开具,患者不可自行配伍用药。治疗期间需避免搔抓患处,忌食辛辣燥热食物。若疱疹破溃合并感染,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必要时结合抗病毒等西医治疗手段。

相关推荐

推荐文章

常见药品

药企列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