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肿止痛的药物选择需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定,不存在适用于所有情况的最佳药物。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日常调理、物理治疗、非甾体抗炎药、中成药及手术治疗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
1、日常调理
急性损伤24小时内可通过局部冰敷减少渗出,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促进血液回流。慢性肿胀需减少关节活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饮食上限制高盐食物摄入。
2、非甾体抗炎药
适用于创伤性肿胀或关节炎引发的疼痛,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凝胶等外用制剂可缓解轻中度疼痛,对乙酰氨基酚片适合肝功能正常者短期使用,塞来昔布胶囊对胃肠刺激较小。
3、中成药
跌打损伤早期可外敷云南白药气雾剂,配合口服七厘散促进瘀血消散。慢性劳损患者适用活血止痛胶囊、跌打丸等具有舒筋通络作用的中成药,但需辨证论治避免误用。
4、物理治疗
超声波疗法能加速组织修复,红外线照射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骨折恢复期采用压力绷带包扎,关节积液较多时可考虑穿刺抽液并加压包扎。
5、手术治疗
严重骨折移位需手术复位固定,慢性滑膜炎反复发作可进行关节腔清理术,跟腱断裂等完全性损伤应尽早手术缝合修复。
出现持续肿胀伴皮肤温度升高、搏动性疼痛或活动受限时,应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深静脉血栓等急重症。用药期间避免饮酒及合并使用其他镇痛药物,胃肠道疾病患者慎用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孕妇禁用活血类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