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房快速而不规则的电活动,可能导致心悸、乏力等症状。治疗方法通常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导管消融、手术治疗以及日常管理等,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方案。
1、药物治疗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达比加群酯可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卒中风险。控制心室率药物如美托洛尔、地尔硫䓬可缓解心悸症状。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可尝试恢复窦性心律,但需监测副作用。
2、电复律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性房颤患者,可采用同步直流电复律快速恢复窦性心律。操作前需确认无血栓风险,并配合抗凝治疗。
3、导管消融
通过射频或冷冻能量隔离肺静脉等异常电活动起源点,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的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患者。术后需继续抗凝治疗并定期随访。
4、左心耳封堵术
通过介入方式封堵血栓高发部位左心耳,适用于长期抗凝治疗有禁忌或高出血风险患者,需严格评估适应证。
5、日常管理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建议进行适度有氧运动,监测脉搏变化,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
房颤患者应尽早就诊心血管专科,完善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评估卒中风险。治疗方案需综合考虑年龄、症状严重程度、合并症等因素,严格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和监测凝血功能,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