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是指儿童在正常青春期发育年龄之前出现第二性征的异常发育现象。该疾病可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两种类型,主要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前激活、遗传因素或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有关。
中枢性性早熟多由颅内肿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先天发育异常引起,特征表现为女孩8岁前乳房发育或10岁前月经来潮,男孩9岁前睾丸增大。外周性性早熟则常见于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卵巢囊肿等疾病,可能仅出现单一性征发育。环境因素如长期接触含雌激素的化妆品、塑料制品,或过量摄入高热量食物导致的肥胖,均可能干扰内分泌系统。
治疗方法需根据具体类型制定。GnRH类似物是中枢性性早熟的标准治疗方案,能有效抑制性腺轴活动。对于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可采用氢化可的松等糖皮质激素治疗。确诊卵巢或睾丸肿瘤者需手术切除。日常应控制体重,减少油炸食品和含糖饮料摄入,避免接触双酚A等环境激素。
若发现儿童有异常发育迹象,建议尽早就诊儿童内分泌科。通过骨龄检测、性激素测定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6岁以下发病或快速进展者需重点关注。规范治疗可有效改善最终身高,减轻心理适应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