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本质是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具有多孔性、牙本质小管结构、有机物含量较高、敏感性和一定的修复能力等特性。其结构特点直接影响牙齿的功能和健康。
1、多孔性
牙本质由大量微细的牙本质小管构成,这些小管从牙髓腔延伸至牙釉质交界处。每个小管直径约2.5微米,内部充满组织液和成牙本质细胞突起,这种结构使牙本质呈现蜂窝状多孔特征,对外界刺激具有传导作用。
2、牙本质小管结构
每平方毫米牙本质含有约30,000-40,000根小管,呈放射状排列。小管内部包含神经末梢和细胞突起,当牙釉质磨损后,温度变化或机械刺激可通过小管直接刺激牙髓神经,这是牙齿敏感的重要结构基础。
3、有机物含量较高
牙本质约含20%有机质(主要为胶原蛋白)和70%无机物(羟基磷灰石),这种成分构成使其比牙釉质更具韧性。胶原纤维网状结构能缓冲咀嚼压力,避免牙齿脆性断裂,但硬度仅为牙釉质的1/5。
4、敏感性
牙本质小管暴露后,外界温度(冷热)、化学物质(酸甜)或机械刺激可通过流体动力学说机制激活神经末梢。这种特性使得龋损或牙龈退缩导致的牙本质暴露常引发明显酸痛反应。
5、修复能力
成牙本质细胞在受到慢性刺激时,能持续分泌修复性牙本质。这种继发性牙本质沉积速度约每月形成4微米,可封闭暴露的小管口,形成保护性屏障。但修复能力有限,无法逆转严重损伤。
日常应注意避免过度咀嚼硬物造成牙本质磨损,使用含氟牙膏可增强牙本质矿化。出现牙齿敏感或隐裂时,应及时就诊通过脱敏治疗或修复手段处理,防止牙髓受损。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牙本质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