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骨化是指在软组织或非骨骼部位异常形成骨组织的病理现象。这种异常骨化通常发生在肌肉、肌腱、韧带等部位,可能与创伤、手术、神经系统损伤等因素有关,常见于髋、肘等关节周围。
异位骨化的形成涉及局部组织损伤后的修复异常,成纤维细胞在炎症因子刺激下逐渐转化为成骨细胞,进而形成板层骨结构。患者可能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局部肿胀、压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关节完全僵硬。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X线可显示云雾状钙化影,CT和MRI能更清晰显示骨化范围和周围组织关系。脊髓损伤、严重烧伤及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属于高危人群,需通过双膦酸盐类药物预防和早期关节活动训练降低发生率。
若发现关节活动度异常减退或触及硬性包块,应及时至骨科就诊。治疗早期可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抑制炎症反应,配合超声、冲击波等物理治疗改善软组织弹性。对于已影响关节功能的成熟骨化灶,需手术切除并联合放射治疗预防复发。日常应注意避免关节过度牵拉,术后患者遵医嘱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定期复查监测骨化进展。